IBEN 四大研究方向
圖:IBEN 四大研究方向

研究能量

本所的研究能量著重於「生醫材料及再生醫學」、「生醫影像」、「奈米醫學」及「醫用電子」四大研究領域(下圖),深耕研究致力依醫療情勢現況所需,開發各類型新興生醫材料、醫療技術及生醫裝置等,一方面銜接優質的基礎研究從事技術研發,一方面積極將上游研究成果推進至臨床前及臨床試驗階段,透過轉譯醫學推動醫療器材商品化,以補足當前生醫產業發展上的缺口,達成強化國內生技醫療產業的核心能力、照顧全民健康醫療福祉及增進產業經濟效益之目標。此外,配合衛生福利部訂出永續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及營造健康幸福社會政府發展政策,秉持促進全民健康與福祉之總體目標及訴求健康、幸福、公平與永續的核心價值,經由整合善用已建立之跨領域、跨單位的整合性研發團隊,發展生技醫藥合作研究,成功建置國內臨床轉譯模式,推動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產業在台灣與全球的產業發展。同時將以重點領域的研究經驗及成果為基礎,做為支援政府科技政策智庫,協助政府共同解決於科技發展及產業化所需要克服的重要課題。

IBEN四大跨領域研究整合
圖:IBEN 四大跨領域研究整合

近年來,政府為加速國內醫療器材產業轉型與升級,透過各項輔導與推動計畫,朝向高附加價值之高階醫療器材發展。國內醫療器材市場規模,雖不若歐美國家大,但在人口結構朝向高齡化,及民眾對醫療照護品質提升期待下,其需求市場及醫療器材消費支出也逐年提高。高附加價值之產品,易帶動國內相關產業持續發展或轉型,市場潛力驚人,正為產業起步與迎頭趕上之契機。為配合政府政策及院方願景,持續發展領先國際前瞻生物科技研究,研究領域聚焦於高階醫療器材、生醫材料與組織工程及奈米醫學科技應用三大研究領域。未來研究方向將朝向以癌症及神經退化疾病之預防、早期偵測、診斷、治療及追踨為主要臨床標的,加強關鍵技術平台的整合,透過產官學研合作,持續發展前瞻生醫科技之研發,並推動相關醫材產品之轉譯與產品化。

本所後續規劃將持續進行醫藥衛生與生物科技相關研究,投入高階醫療器材、生物醫學技術、再生醫學、奈米生醫材料等領域之研發,強化產業價值鏈中產業化研發角色,積極將上游研究成果推進至臨床前及臨床試驗階段,強化國內生技醫療產業的核心能力,以補足當前產業發展上的缺口,向前銜接優質的基礎研究,向後推動商品化。


策略與展望

生醫產業是典型的知識經濟,高度仰賴人力、技術資金與市場。2016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3,361億美元,預估2019年將達3,891億美元,我國醫材產業與全球醫材產業結構差異甚大,附加價值偏低,國際則以醫院端診斷治療醫材為主,技術及附加價值高。依行政院2014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決議,依據全球發展趨勢及臺灣醫療器材產業能力現況,持續深化下列醫材次領域:智慧行動健康裝置、微創手術醫材、體外診斷、醫學影像、智慧輔具等。故醫療器材領域將成為國內生技產業的重點目標,本所將持續推動於高階醫療影像之研究及商品化,讓高階醫療器材產業於台灣萌芽茁壯。

奈米科技為新興科技產業,目前也是國內發展重點,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歐盟(European Union, EU)等組織,近來積極著手奈米科技相關標準訂定。為提昇國內奈米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本所於第二期國家型計畫執行期間共參與9次國際組織會議,未來將持續致力於奈米安全性領域中突破性之學術成果產出,積極參與國際奈米標準訂定組織(ISO TC229)會議,同時參與整合國內奈米標準訂定如:奈米標準技術諮議會之成立、奈米標章制定審議會等。期望以過去累積相當之學術研發能量作為未來國內奈米科技相關法規訂定之基礎,讓標準的訂定與國際同步,建構資訊分享與交流平台,促進國內奈米產業加速發展。

生醫產業之發展,須有長期前瞻性研究為後盾,方能不斷產生創新之臨床應用以及實用產品。目前為國內生醫產業升級之重要時機,本所將繼續朝向既定之研究發展目標,持續致力於整合國內產官學研各界研發及製造實力,串聯從關鍵技術研發、法規體系、轉譯醫學到資金運用的上中下游進行垂直整合,強化已建立之關鍵技術平台,開發實用醫療器材產品,未來將著眼於老化人口醫療照顧問題,整合高階醫學影像、新型生醫材料及奈米劑型研究開發,推動臨床轉譯與產品化進程之緊密結合,爭取更多資源挹注,創造更多成功案例,提升台灣生醫產業整體發展。